首 页 佛教动态   |  佛学文摘  |  佛学通讯  |  诗词对联放生护生  |  深入经藏  |  慈善公益  |  佛教故事  |  名寺古刹

文摘:2005年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您现在的位置:陇原佛学网站/佛学文摘/2011   

2011年《佛学文摘》各期浏览

第1期

第2期

第3期 第4期
第5期 第6期
第7期 第8期
第9期 第10期
第11期 第12期

2011年《佛学文摘》各期下载

第1期

第2期

第3期 第4期
第5期 第6期
 第7期 第8期
 第9期  第10期
第11期 第12期

2011年插图主要内容

呼和浩特 庆缘寺《解深密经》

呼和浩特《华严经塔》

浅析王冬龄的书法艺术

封 面—佛陀成道

更登元旦唐卡绘画作品

中插二 董克诚和他的水彩画

中插三 董克诚和他的水彩画

中插四 董克诚和他的水彩画

 封二 大黎摄影作品

庞彦绘画欣赏

封四—少林寺塔林

泰国大皇宫玉佛寺

封 四—中国佛教艺术

封二 泰国大皇室卧佛寺

佛学文摘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1999年

 

 2011年<佛学文摘>主要内容

每期一诗

 

智慧如海

题秀禅师房

韩 愈

桥夹水松行百步,

竹床莞席到僧家。

暂拳一手支头卧,

还把渔竿下钓沙。

 

           摘自《全唐诗》三百首

 

· 禅宗大意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 观修行蕴       欲望是累赘

· 再续佛缘       六度之布施

· 明心见性       光明与黑暗  

· 忍辱慈悲菩萨心    即现世而出世

· 修止和修观的差别   佛法只是平常事

· 禅修开智的唯识心理  禅定止观之功德 

智慧法轮

 

大德掠影

· 转法轮是什么意思     爱而不教反害其子

· 示智祖禅德        谁解其中味

· 孝敬的美德         觉知每一念

· 世味淡 道味甘       喜爱自己 

· 天堂与地狱        虚云老和尚入定

· 椰子壳          五年参访和六年苦修

· 中峰寺怀古        愚诚得道 其人惨报

· 唯识的中心思想       从自我中解脱出来

 

· 丁福保居士        湛然圆澄禅师悟道因缘

· 法显西行的历史贡献    猛虎皈依 人猿送食

· 三世章嘉活佛的贡献   陈依仁女

· 手术频婆舍罗王     玄 览 

· 仪光禅师        鼓山元贤禅师悟道因缘

· 耆婆学成回国      澄 舟

· 天慧实彻禅师悟道因缘  耆婆结识世尊

· 竺法护的译述对禅学的影响 慈舟大师数事   

2011年《佛学文摘》各期配图

 2011年第12期《佛学文摘》配图 2011年第11期《佛学文摘》配图 2011年第10期《佛学文摘》配图 2011年第9期《佛学文摘》配图 2011年第8期《佛学文摘》配图 2011年第7期《佛学文摘》封面 南海观世音

修学法要

 

清风明月

· 参禅是开悟的方法     法的显著特点

· 修学佛法究竟为了什么  心宗医心病

· 般若与无我       力量用在何处

· 脚踏实地 修戒定慧   不可生是生非

· 不变随缘 随缘不变   修学入道有二途

· 慈悲的对象       对死亡的思考

· 灭罪求福        参禅与信心

· 凡有心者 皆可作佛   念佛即是修行

 

  · 和尚开车      僧寺无尘意自清

  · 生活的层面     心灵的超越 

   · 迈入人格升华的境界 你有什么问题

   · 拖拉机上的童年   心灵深处的改变

   · 助人快乐      伟大的菩萨

   · 回家拜佛       人生本来就会有高低起伏

   · 用平常心应试    人能无著便是愁  

   · 闲座春风       佛教点缀了我的教学生涯

佛教论坛

缘悟真谛

· 东瀛震后的三思      佛舍利的丰富内涵

  · 活泼泼的中国禅宗     佛教信仰的意义 

  · 文殊菩萨身世与净土行愿  道安法师的戒律观

   · 慧思大师成就佛国净土的理念     

   · 初期佛教传播的特征    禅与诗之融合    

   · 人间佛教中的心灵环保   佛教乃和平主义

   · 禅宗与净土宗之异同    佛教与“和”和文化 

   · 星云大师的人生观     素食以后

  · 虚空虽广不出一念    善用钱财福报大

  · 婆罗门教与四姓阶级制度 贪图肉食的隐患

   · 彻见宇宙人生真相    虫鸣尘积

   · 人爱其子当教子成人   佛陀住世时的印度社会

   · 嬉戏的孩子       何谓正法       

   · 人间佛教思想      眼镜蛇

   · 生命的回归       顿悟成佛

   · 生命的本质       道学者鉴

本站留言 | 联系地址 | 电子信箱 | 收藏本站 

邮编:730000 地址:中国·甘肃省兰州市五泉山浚源寺 联系人:理因法师

电话:0931-8121606   设计维护:陇原佛学网站  QQ:147753075   陇原佛学交流群:103402115

建议用Internet Exploer4.0以上的版本,建议1024*768的分辨率浏览   陇ICP备1900328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