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章标题:

按作者:

 

北京时间:

  佛教建筑
  佛像绘画

邮政编码:

联系地址:甘肃省兰州市五泉山浚源寺
投稿电话:0931-8802751

发行电话:0931-8121606

开  户 行: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兰州市铁路支行

户  名:兰州市城关区五泉山浚源寺

帐  号:104003296961

 

暂无内容.

 

首页 >> 名寺古刹

 

 

甘肃武威海藏寺  

发布时间:

2011-9-27

     浏览:4805 次



  海藏寺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城北二公里处,因寺院建在水中小岛灵均台上,周围林泉茂密,犹如海中藏寺,故取此名。1963年公布为甘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海藏寺总面积19980平方米,始建于晋,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历史。元朝时藏传佛教萨迦派第四代祖师萨班借道凉州之机,在凉州捐资扩建修缮了海藏寺等凉州四大寺,使其成为喇嘛教寺院。后明、清又扩建翻修,殿宇宏伟,佛像庄严,成为丝绸之路上一处重要的寺院。

 

  《晋书·张轨传》中有张茂筑台的记载,张茂筑台不止一处,灵均台只是其中之一。东晋大兴三年(320年)凉州刺史、前凉王张轨被杀,州人推其弟比重张茂摄政(320-324年在位)他登上宝座不久,便垒土筑台,“周轮八十余堵,基高九仞”,可见灵均台规模之大。唐三藏大师玄奘西行取经,滞留凉州月余,曾在海藏寺念经拜佛,并接受这里僧俗要求,讲经说法。明正统十年(1445年)二月十五日颁赐凉州《大藏经》,现保存于武威文庙藏寺藏经阁的这部经。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重修海藏寺,太监张睿工在旧址重建了这座规模宏大的寺院,并立《重修古刹海藏寺劝缘信官檀缘信越记》。明宪宗曾赐名为“清应禅寺”。清初,住持际善和尚拄杖募化,步行到京,求见皇上,请赐《大藏经》,重修藏经阁。后郭朝祚来此作官,得知这一壮举,除挥笔写了苍劲峻拔的“藏经阁”三字匾外,还撰文书写了《海藏寺藏经阁碑记》。他满怀激情,以浓郁的笔墨高度赞扬了际善求经的高尚精神和重大意义。



  1927年武威大地震,包括海藏寺在内的武威许多土木建筑大部分被毁坏。“文革”期间,海藏寺又遭到了人为的破坏,近些年来陆续重修,使这座古刹又显当日雄姿。现在海藏寺是一个由僧侣住持香火旺盛的寺院。

  寺前为一座四柱三间三楼的木构牌楼,古朴玲珑,巧夺天工,颇具民族建筑特色。走马板上有“海藏禅林”四个大字,牌楼一缕青烟飘浮而升,盘旋缭绕于白杨,垂柳之间,若有若无,时隐时现,给海藏寺增添了一种神奇美妙的景象,俗称“海藏烟柳”、“日出寒烟”,使人有身临仙境地之感。


  进山门迎面为前后两座庄严的大殿,虽经维修,仍不失原来气派。大殿北为内院,正面高台基上原为转角楼,现这里面迁来另一座殿宇,在两侧宽阔的廊主房陪衬下,亦显得紧凑、庄重、幽雅。内院后为高达八米的灵均台,台下曾发现一块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刻《晋筑灵均台》碑记,上书“东晋明帝太宁中凉王张茂立古台”。台上有天王殿和无量殿,为明朝重建,斗拱、染架用料粗大浑厚,屋顶脊兽装饰雄建而大方,尤其是无量殿正脊两侧吻兽,对张大口,怒目相视,栩栩如生。无量殿内立两块字迹清晰保存完整的石碑,其中东面一块《海藏寺藏经阁记》,为清乾隆元年(1736年)郭朝祚所立,文笔生动,书法流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寺内现藏有《大正藏》、《碛藏经》等众多佛经。

通讯方式:

地址: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
电话:0935-2209641 0935-2361338
手机:13909356225
传真:0935-2362399
Email:haizangsi@163.com
网址:http://www.haizangsi.org.cn
 

 

 

名称:陇原佛学网站  邮编:730000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五泉山浚源寺  收件人:理因法师

公众号:兰州浚源寺

文摘投稿: 0931-8802751  发行电话:0931-8121606  电子邮箱:wsxs126@163.com

开户行: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兰州市铁路支行  帐号:104003296961 户名:兰州市城关区五泉山浚源寺

备案号:陇ICP备19003288号-1  甘公网安备62010202000587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甘【2022】F0002
网站版权:陇原佛学网站     网站技术:兰州科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