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需广学而行则应专修有缘
◎善 导
诸佛教行,数越尘沙,禀识机缘,随情非一。譬如世间人眼可见可信者,如明能破暗,空能含有,地能载养,水能生润,火能成坏。如此等事,悉名待对之法,即目可见,千差万别。何况佛法不思议之力,岂无种种益也?随出一门者,即出一切烦恼门也。随入一门者,即入一切解脱智慧门也。为此随缘起行,各求解脱。汝何以乃将非有缘之要行,障惑于我?然我之所爱,即是我有缘之行,即非汝所求。汝之所爱,即是汝有缘之行,亦非我所求。是故各随所乐而修其行者,必疾得解脱也。行者当知,若欲学解,从凡至圣,乃至佛果,一切无碍,皆得学也。若欲学行者,必藉有缘之法,少用功劳,多得益也。——《观经四帖疏》第四卷(印光大师校订版)
延伸思考 :
善导大师这里强调法门的多样性,差别性,因此,具体说到某一位行者,不同法门就有是否对机,是否有缘的问题了。所以,善导大师才反复强调,行人应该实修与自己有缘的法门,而不应该将自己有缘的法门强加于非有缘的他人。最后的总结是:对于佛法的理解,应该广学多闻,从凡夫到圣者的一切佛法,都应学习。而在具体修行上,则应该专注于适合自己、与自己有缘的法门上,而不应游移不定,更不应该从众跟风,见异思迁。
从学解的角度上看,的确有些众生,会在广学教理的时候,产生选择困难,无所适从。但是,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不分青红皂白地认为不学教理更有利于修行。那样也难免会产生知见不正,信愿不真的问题。如果真能广学多闻,随着对佛法理解的加深,自然会找到适合自己修行的法门,也不会排斥他法,还会在随喜赞叹他法之时,更能深入理解自修法门之特异,信心增上。真与极乐有缘的众生,自然就能更深刻地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信愿坚定,有助于净业修行。
对于弘法者来说,如果孤取一法,否定其他法门,不顾众生各自根器不同,一味推广自己受用的法门,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对于学法者来说,应该尽可能广学多闻,最后实修的时候一门深入。如此看来,许多人以一门深入之名,排斥其他法门的学习,就是错解了善导大师开示的本意,非常可惜。净土法门的确是三根普被,摄受面很广,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排斥其他宗派和法门,那样会犯谤法之罪,影响往生的。而且,无论从佛教历史,还是从净土经典,都可以看出,即使单就往生西方净土而言,修行之路也是宽广多元的。持名念佛固然是非常简易方便,其他六度万行都可以回向往生,只要具有真信切愿,的确是条条大路通西方。我们切不可因偏爱自己有缘的法门,而堵塞他人修行的道路。
摘自《善导大师全集》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期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