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章标题:  

  

按作者:

  

    

北京时间:  

您现在的位置:陇原佛学网站/佛学文摘/总第313期(2025年第6期)/智慧法轮

共享到:

 

与其犯戒不如不受戒
◎ 心 愚

  受戒之后,人会受到很多约束,还会犯戒,相当于“知法犯法”,搞不好还“罪加一等”,那岂不是不如不受戒?这是关于受戒的常见疑问。
  因为受戒了之后,逐渐会有这样一种能力:对不善的东西有一个妨碍,这种能力必须是很稳定的,不是你今天有这个能力,明天就没了,受戒就白受了。当你受了五戒之后,看见杀生就会产生一种反感,当你自己要做杀生的事情的时候就做不出来:蚊子咬你了,你没受戒的话可能一巴掌就打死了;受戒以后,你手一扬要打它,就有一股力量阻止着你打不下去——这个力量必须很稳定,能长久保持。所以,戒律似乎应该有个体,是一种比较真实的存在,这个东西在中国就叫作戒体。
  怀素律师说,这个戒体是色法,就像一堵墙一样挡在这里,有恶的念头生起的时候就挡住了。道宣律师则把戒体归纳为善法种子,有力量阻挡不善的种子,当你生起想犯戒的念头的时候,就有善法种子发挥作用给你阻挡一下。道宣律师是从大乘的角度来讲戒体的,怀素律师把戒体当作色法做比较,像小乘思想。后来,道宣律师的学说更被认可,成了中国律宗的主流思想。
  其实戒体也无非是假名安立的,无论是色法还是种子,只要它有防非止恶的功能就行。甚至不安立一个戒体,像南传佛教那样,也不妨碍人家受戒持戒。
  受戒是为了防非止恶,那么,能防非止恶的到底是什么?是法处所摄色里的受所引色,别的地方叫无表色。受就是领受,引就是引发。因为你领受了五戒、比丘戒等,就引发产生了这样的一种色。按道理来讲,受了戒就产生了这种力量,小乘叫作无表色,大乘叫善法种子。不守戒,这个色法就被破掉了,就好比一个铠甲,能挡住刀箭等不善的东西。受了戒就相当于穿上了铠甲,犯戒就相当于铠甲破了,有洞了;犯越大的戒破的窟窿越大,完全破戒之后整个铠甲就没了,像被一把火烧了一样,那你随时都会被不善的法给侵扰,就像你在战场上没了铠甲,随时可能被箭射死一样。
  我们现在觉得守戒是个很困难的事情,似乎平常都处在一个不守戒的状态。而佛陀跟我们说,一旦受了戒,就相当于穿上了铠甲,穿上了防弹衣,能让你少受烦恼侵扰。很多人怕受戒了守不住,破戒怎么办?其实戒不是那么容易破的,要破根本戒才算是破戒:杀人啊,邪淫啊,大妄语啊,这些才会破戒。世俗间有“知法犯法,罪加一等”的观念,但这并不是戒律里的观念。
  守戒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事情,杀人之类重大的罪叫性罪,就算你不受戒,犯了这样的罪,也是必然要有果报的,该下地狱就要下地狱,跟受了戒犯这样的罪是一样的。但是你受戒了就有受戒的功德,只要没破根本戒,受一分有一分的功德。所以大家不能因为怕犯戒而不去受戒。现在好多人有这样的观念,其实是不对的。
  有一个成语叫“因噎废食”,因为看见有人吃饭噎着了,怕自己也被噎着,就死活不吃东西了,却不想想你不吃东西会饿死的啊,吃点东西不一定会被噎死,这个概率微乎其微。
  “戒体”这个概念,对它要有比较清楚的认识,不要随便听人说,最后自己连戒都不敢受了。大家知道,居士五戒本来就是可以分受的,比如你说做生意必须要应酬喝酒,酒戒可以不受,只受前面四戒;还有人说我工作需要不得不说点谎话,不然啥事都办不了,那就只受前面三戒——不杀人、不偷东西、不邪淫,你总能守得住吧?连这些都守不住的话,那对自己的要求就太低了,这都是做人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了,你就是不学佛,这几条你也不能犯。 

摘自《百法明门论讲记》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期目录

 

 

电话/传真:  0931—8121606    E-mail:wsxs126@163.com    

公众号:兰州浚源寺

邮编:730000  地址:中国·甘肃省兰州市五泉山浚源寺  联系人:理因法师

备案号:陇ICP备19003288号-1 甘公网安备62010202000587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甘【2022】F0002     
网站版权:陇原佛学网站  网站技术:兰州科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