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居士 常存六念
◎济 群
有句话叫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很多人感到不解,“放下屠刀”这么简单的事,难道可以使我们成佛吗?须知,我们要放下的不仅是手中的屠刀,更是内在的杀心,内在的恶念。
如果我们能将所有恶念转化为善念,将所有杀心转化为悲心,当下的心,就与佛菩萨无异。所以佛和众生之间并不存在无法跨越的鸿沟,关键就是对念头的把握。
对于在家居士来说,六念法门的修行非常重要。所谓六念,分别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
一是念佛,忆念佛陀的无量功德,并以佛陀为榜样,见贤思齐,努力使自身行为向诸佛菩萨靠拢。
二是念法,时时忆念无常、因果、缘起之理,从而以佛法正见观照世间,指导人生。
三是念僧,忆念贤圣僧的清净德行,从而激发希求解脱之心。
四是念戒,经常以戒律对照自身行为,观察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如法,是否符合戒律规范。
五是念施,保持对众生的慈悲心、布施心,将众生的困难视为自己的困难,将众生的需要视为自己的需要。
六是念天,明了天人的福德来自何方,也像他们那样持戒培福、止恶行善。
修习六念法门,可以帮助我们将念头安住于正见。只有这样,学佛才能相应。反之,若是念头被无明烦恼缠绕,被贪、嗔、痴三毒支配,就会在起心动念间造下诸多恶业。所以佛陀告诫我们,应“常念、思维,观察善法”,使心时刻与善法相应。
因为我们的心恒常与善法相应,就能使善念逐渐增强,相应的,贪、嗔、痴烦恼及各种欲望、情绪的力量就会随之减弱。最终没有分毫不善心念搀杂其间。
我们可以观察并统计一下自己的念头,在一小时内,有多少念头与贪、嗔、痴烦恼相应,又有多少念头与戒、定、慧,与慈、悲、喜、舍等善法相应。
若能时常观察念头变化,就能在烦恼生起之初发现它,进而遏制其发展趋势。通过长期训练,使善念不断增长,最终念念相续,达到“不容毫分不善间杂”的效果。
一旦心念能恒常与佛法相应,恶念自然随之息灭,得到降伏,使善法趋于圆满,时常亲近诸佛菩萨与其他圣贤。
摘自《幸福人生的原理》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期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