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章标题:  

  

按作者:

  

    

北京时间:  

您现在的位置:陇原佛学网站/佛学文摘/总第307期(2024年第12期)/大德掠影

共享到:

 

观世音菩萨的应化道场
◎不著撰人

  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一心向道的僧人们,穿过云烟、趟过流水,走入一座座名山大川、幽兰胜境,或朝礼圣迹、或参访名师;或自我修持、或教化四方,在这云水生涯里,僧因山水而圆融,山水也因僧而禅韵悠然。本篇文章一起跟随高僧大德游历观世音菩萨的应化道场——普陀山。
  普陀山位于浙江杭州湾以东莲花洋,钱塘江口、舟山群岛东南部海域。据《华严经》载:“于此地方有山名补怛洛迦,彼有菩萨,名观自在”。其中“普陀洛迦”即为梵语“补坦洛迦”的译音,意为“美丽的小白花”。
  唐咸通四年春,日僧慧锷大师西渡来华,参五台山,他在这里看见了一尊观世音菩萨像。圣像慈目低垂,庄严殊胜,慧锷大师被其深深摄受,因而恳求当地的僧人,允许他将圣像请奉归国。
  僧人们同意了,但当归国的船队经过梅岑山(今普陀山)时,涛怒风飞,舟触海礁,众人恐舟倾覆,只道小命不保。是夜,呼啸的涛声里,慧锷大师梦见了一位僧人,只听这位僧人轻声嘱咐:汝但安吾此山,必令便风相送。
  恍惚梦醒,不觉已是满面泪流,他把这番话转告众人,遂登此梅岑山,结茅为庐,将菩萨圣像恭敬请奉入内,归去,一路平安。居民张氏知晓后,称此圣像为“不肯去观音”,并请圣像供于宅舍之内。后梁贞明二年(916),地方官府在张宅故址建“不肯去观音院”。
  宋元丰三年(1080)诏改“宝陀观音寺”(今普济禅寺),观音菩萨道场之名遂渐著于世,而观世音菩萨慈悲救苦的方便法门,也感召了诸如潮音法师、印光法师、弘一法师等高僧大德来此应化道场朝礼圣迹,结下殊胜法缘。
  清光绪十九年,普陀山法雨寺方丈化闻法师入京请藏,但因缺人检阅,深感担忧,恰有人推荐印光法师,称他做事精慎,可请相助,遂邀约相见,果为道行超卓之僧,即请伴行,护藏南归,驻锡于法雨寺藏经楼。
  法雨寺藏经楼中,藏有新旧全藏两部,印光法师便一一校正,而这一校阅便是三十六年,所有错误,均以朱书另注于旁。在阅藏之余,他也在此处与许多高僧结下殊胜法缘。
  民国十四年夏历五月,弘一法师赴普陀山拜见印光大师,与大师在法雨寺共住七日。这七日里,他观察、学习大师的言行举止,他看着大师用斋后,以舌舐碗至极净,又以开水注入碗中涤荡余汁,即以之漱口,旋即咽下,唯恐轻弃残余的饭粒。他也听到大师对吃完了饭,但碗内仍有饭粒的客人大声呵责:“汝有多么大的福气?竟如此糟蹋!”……
  回忆起那段时光,弘一大师总结道,大师有四种盛德至简至易,无论何人,皆可依此而学:一为习劳(勤劳)、二为惜福、三为注重因果、四为专心念佛。

摘自:上海玉佛禅寺公众平台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期目录

 

 

电话/传真:  0931—8121606    E-mail:wsxs126@163.com    

公众号:兰州浚源寺

邮编:730000  地址:中国·甘肃省兰州市五泉山浚源寺  联系人:理因法师

备案号:陇ICP备19003288号-1 甘公网安备62010202000587号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甘【2022】F0002     
网站版权:陇原佛学网站  网站技术:兰州科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