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疑答惑
□大安法师
问:如何放下多年来的怨恨心和悔恨心?
大安法师答:为什么会怨恨哪?当你怨恨的时候你想一想对方怎么对不起我呀!欠了债,为什么不还给我呀!为什么诽谤我啊!为什么我对他这么好,他对我这么不好啊!这些你都要想想!你不要在这个悔恨里面这样的怨天怨人,你想到你前辈子也对不起过他啊,现在他对不起你,作还债想,正好还了债拉平嘛!
你千万不要悔恨,这种怨恨在我们内心的积聚,是很不吉祥的事情啊!它遮盖着我们的佛性,遮掩着我们智慧的光明啊!甚至它这个怨恨一旦像决堤的水冲出来,你就是毁灭对方,同时也毁灭自己啊!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火烧功德林,你不要把火发出来,要转化。刚刚说作还债想,尤其要想到我们都是要作菩萨的人哪,把一切众生看作自己的父母啊。他是曾经作过我父母,我作为子女要孝顺他,孝顺都来不及,还怎么还敢怨恨他呀!一定要把这个放下,悔恨也不要悔啊!
事情过去了你就把它放下,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个事情,所有的事情都是在做梦啊!如梦幻泡影的事情,你那么执着它干什么嘛!昨晚你做了个梦,有老虎在追你啊,吓得恐惧的时候你醒过来,你还去悔恨吗?哎呀!当时我……你最大的悔恨应该是想,哎呀!是做梦,我在梦中做个人情,就让它吃掉好了,布施出去了,挺好的,做个人情。
问:如何在我们的生活中破四相,请师父开示?
大安法师答:我们众生都生活在种种幻相当中,分别执著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破四相的根本首先要破我相,我相怎么破?我们现在有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对我看不破它的虚幻性。我们要仔细地反观一下,有没有我啊?这个我是由一个精神现象,阿赖耶识投胎过来,在母体的地水火风形成六根啊,六根又接触外面的六尘,产生六识,这里面你说找一个真实的我,我在哪里呀?
是在里面?还是在外面?还是在中间?都没有啊!我们是当处出生,当处幻灭的,我们说最终是回到这个念头,无论是我们的身体,还是外部的山河大地,它都建立在这个念头上。然后我们再反观自己的念头,这个念头一刹那有九百个生灭啊!一个非常瞬间的这一念头当中就有生住异灭啊,当这一念过去的时候已经不可得,当下它也不住在这个地方,也不可得,没有来的这个念头也不可得,这个念头当体就是空性!这个念头都不可得,我们的身体到哪去啊?我们的心里是在什么地方啊?它都没有的啊,只是这个念头空。由于它太迅猛了,似乎看到的是一个连接的东西。
它好像一根香,是一个点,然后我们旋转它,旋转它很快就像一个火轮,实际上它是一个一个点构成的。所以我们分析到最后的东西,是没有这个我,要把这个破除。其实这个修行最先的要我空,证到我空就是阿罗汉,证到法空就是菩萨了。我们知道这个我是缘生法,既然是缘生法,它就是空,就是虚幻的。一定要把这个我放下,没有这个我就没有对待的人,就没有种种因缘和合的众生相,也没有他延续的时间相,我们就从迷梦中解脱出来了。
居士如何处理好修行与爱欲行的关系
问:爱不重不生娑婆。作为有家庭的在家居士,是不是应在可能的情况下,断除爱欲的行为,有助道业成就?在条件不许可的情况下,如何处理好修行与此爱欲行的关系?请开示。
大安法师答:“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这是正好就是前面这个《净土十疑论》有一个序,是宋代的杨杰居士写的这两句话,这两句话在佛门里面非常经典了。爱不重不生娑婆,说明要了知我们的病根是这种爱欲,爱欲不深重的话,就不会生到娑婆世界。根据这个病症,我们要开出的药方,就是要专一念佛,念不一不生极乐。
那么,佛号里面十二光如来,阿弥陀佛深知我们爱欲深重,他十二光就有一束光叫清净光,清净光就是对治我们爱欲的心的。所以我们老实念佛的当下,实际上就在消除我们炽盛的爱欲的烦恼。那作为有家庭的在家居士,这个渐渐地断除。不能离开世间法。净土法门,能够带业往生,只是你不要那么强的爱欲。那么如果还是中青年,也没有说你非得要断爱欲的行为。那么,居士首先要做好不邪淫,不邪淫戒一定要受持,如果犯了这条戒,那是不通忏悔的。
那如果到了年老的时候,尤其自己的子女已经成家立业了,这个时候可以考虑断爱欲的行为。再就是一些,大家看看《寿康宝鉴》,一些六斋日、佛菩萨重要的日子,还有自然界的一些特殊的日子,不要有夫妻的行房的行为。